津成电缆

过硬的设备及优良的售后服务

咨询热线

13579952395
0991-6825228

高压电缆这么危险那么应该怎样试电呢?(下)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 2021-01-08 二维码分享

大家都知道我们身边常见的电缆很多,抬头都能看到高压电缆,高压电缆是不能触碰的,不然会有生命危险,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确定这些电缆是否在工作状态呢?下面就由新疆高压电缆的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吧。(下期)

高压电缆

4. 电缆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4.1试验目的

检测电缆在敷设后或运行中外护套是否损伤或受潮。

4.2试验电压

试验时必须将护层的过电压保护器断开

交接试验--直流10kV,持续时间1min

预防性试验--直流5kV,持续时间1min

4.3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3年

4.4试验判断

不发生击穿。

4.5检测部位

非金属护套与接头外护层(对外护层厚度2mm以上,表面涂有导电层者,基本上即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进行)。

对于交叉互联系统,直流耐压试验在交叉互联系统的每一段上进行,试验时将电缆金属护层的交叉互联连接断开,被试段金属护层接直流试验电压,互联箱中另一侧的非被试段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绝缘接头外护套、互联箱段间绝缘夹板、引线同轴电缆连同电缆外护层一起试验。

高压电缆

5. 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5.1试验目的

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可以监视其受腐蚀变化情况,测量电阻比可以消除温度对直流电阻测量的影响。

5.2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5.3试验方法

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金属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5.4试验判断

与投运前的测量数据相比较不应有较大的变化。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

6.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交叉互联效果及构成

相比不交叉互联,金属护层流过的电流大大降低。

非接地端金属护层上.高感应电压为.长长度那一段电缆金属护层上感应的电压。

交叉互联必须断开金属护层,断口间与对地均需绝缘良好,一般采用互联箱进行电缆金属护层的交叉互联。

接地端金属护层通过同轴电缆引入直接接地箱接地;非接地端金属护层通过同轴电缆引入交叉互联接地箱,箱内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限制可能出现的过电压。

6.3交叉互联性能检验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环也能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

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试验

以下两项均为交接试验项目,预防性试验选做其中一个。

伏安特性或参考电压,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用1000V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MΩ。

互联箱闸刀(或连接片)接触电阻和连接位置的检查

连接位置应正确无误。

在正常工作位置进行测量,接触电阻不应大于20μΩ。

交叉互联性能检验

交接试验推荐采用的方式,应作为特殊试验项目。

使所有互联箱连接片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在每相电缆导体中通以大约100A的三相平衡试验电流。在保持试验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测量.靠近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测量完后将试验电流降至零,切断电源。然后将.靠近的交叉互联箱内的连接片重新连接成模拟错误连接的情况,再次将试验电流升至100A,并再测量该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测量完后将试验电量降至零,切断电源,将该交叉互联箱中的连接片复原至正确的连接位置。.后再将试验电流升至100A,测量电缆线路上所有其它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

试验结果符合下述要求则认为交叉互联系统的性能是满意的:

1) 在连接片作错误连接时,试验能表明存在异乎寻常大的金属套电流;

2) 在连接片正确连接时,将测得的任何一个金属套电流乘以一个系数(它等于电缆的额定电流除以上述的试验电流)后所得的电流值不会使电缆额定电流的降低量超过3%;

3) 将测得的金属套对地电压乘以上述2)项中的系数后不超过电缆在负载额定电流时规定的感应电压的.大值。

7. 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

7.1试验目的

新建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的线路连接方式变动后,核对其两端的相位和相序,防止相位错误造成事故。

7.2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7.3试验方法

检查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应一致,并且与电网相位相符合。对110kV及以上的电缆线路,均需在停电状态完成,其方法与架空线路基本一致。

8. 电缆线路参数测量

8.1试验目的

电缆线路直流电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测量、电容测量作为新建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的线路连接方式变动后,有关计算(如系统短路电流、继电保护整定值等)的实际依据。

8.2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8.3试验方法

与架空线路参数相同。因为电缆的正序电容和零序电容相同,故通常只用导体与金属屏蔽间的电容表示。

电缆线路参数测量更多见:电缆线路参数试验 专题

9. 红外及接地电流检测

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对电缆终端接头和非直埋式中间头进行测量,分两种类项缺陷:

电流致热型缺陷:电缆终端接头的金属导体

电压致热型缺陷:终端接头应力锥的中后部位;非直埋式中间头

电流致热型缺陷判据:

1. 一般缺陷:电缆终端接头的金属导体相对温差小于15K;

2. 严重缺陷:电缆终端接头的金属导体热点温度大于80℃;或相对 不平衡率>80%;

3. 危急缺陷:电缆终端接头的金属导体热点温度大于110℃;或相对 不平衡率>95%

带电测试外护套的接地电流:用钳形电流表测试,单回路敷设电缆线路,一般不大于电缆负荷的10%;多回路敷设电缆线路,应注意外护套接地电流的变化趋势,如有异常变化,应查明原因。发现问题应上报设备部和试研院。

工程案例

CASE SHOW

快速通道 Express Lane

咨询热线

1357995239513579952395

邮箱:372683187@qq.com

Q  Q:3726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