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的生产工艺介绍:
1、导体
固定敷设的控制电缆导体采用第1种实心导体,移动敷设的控制电缆导体采用第5种绞合导体。
2、 绝缘层
标称厚度见标准规定,其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薄点不小于绝缘标称厚度的90%-0.1mm。绝缘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或者导体,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或包带上,外径应均匀一致。绝缘的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脱节、麻点、孔眼和老胶料等现象。绝缘线芯应能够承受50Hz,6kv工频火花试验。绝缘线的识别可采用数字或颜色来识别:
A.黄/绿组合色的识别
颜色分配如下:对于一段长15mm的双色绝缘线芯,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表面的30%。且不大于70%,另一种颜色则覆盖其余部分,如下:
黄/绿双色线表示专门用来识别地线或者类似保护用途的绝缘线芯,5芯以下控制电缆采用着色识别时,除黄/绿双色线外,其余线不可采用黄色和绿色。
B.绝缘线芯的颜色识别,可采用色谱或数字识别
a.绝缘线芯的颜色识别, 电缆优先采用的色谱如下:
両芯电缆:无优先使用色谱
三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棕色或者浅蓝色、黑色、棕色
四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棕色,黑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 棕色或黑色
五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棕色,黑色,棕色或黑色或是浅蓝色、 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黑色或棕色
b.绝缘线芯的数字识别
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印在绝缘线芯的外表面上,数字颜色应与绝缘颜色有明显的反差,且标识应耐擦。
c.标志的优先排列方法
数字标志应沿着线芯以相等的间隔重复出现,相邻两组数字标识应彼此颠倒。当标志由单个数字组成时,则在数字的下面放一破折号。如果标志是由两个数字组成时,则应上下排列,在后面数字的下方防止破折号,标志间距d不大于50mm。
成缆
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右向多芯电缆的缆芯次外层方向为左向,即在相邻绞层绞向相反
缆芯的绞合节距:固定敷设的硬结构导体应不大于绞合外径的20倍,移动场合用的软电缆应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为避免成缆中绝缘线芯受到扭转的损害,应采用退扭工艺!
成缆过程的线芯排列:绝缘线芯采用数字识别时,上盘顺序应由内层到外层从1开始按照自然数顺序顺时针方向排列。若有黄/绿双色线则放置缆芯.外层。绝缘线芯采用数字识别时,上盘顺序应由内层到外层从1开始按照自然数顺序顺时针方向排列。
填充物:控制电缆绝缘线芯之间的间隙允许填充,要求如下: a.材料为非吸湿性;b.适合电缆长期稳定运行且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兼容;c.不能粘连绝缘线芯。常用填充材料有纸捻绳、电缆麻、棉纱、塑料绳、橡皮等,实际生产中常用的为PP绳、高温填充绳等。
包带: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可以用非吸湿性薄膜带绕包隔离层,屏蔽型控制电缆应在缆芯和屏蔽层之间重叠绕包两层非吸湿性带或挤包内衬层,屏蔽型控制电缆在屏蔽层外也可绕包一层非吸湿性带。常用的包带有无纺布、聚酯带、玻璃纤维带、阻燃无纺布、阻水带及其他合成包带等。